現(xiàn)網(wǎng)上一搜“排名”,出來的榜單五花八門,但咱得擦亮眼!真正靠譜的排名得看這三點:
實戰(zhàn)課程占比高不高:光講理論?那白扯!得瞅瞅有沒有車間實操、案例分析這些“硬菜”。
師資是不是“老炮兒”:老師要是沒咱膠南企業(yè)干過,講的都是外地案例,那套經(jīng)驗咱用得上不?
企業(yè)反饋實不實:別光看宣傳,得翻翻真實企業(yè)的評價,咱本地老板的吐槽和點贊。
二、內訓機構憑啥更“對味兒”?
為啥說內訓機構更靠譜?咱膠南企業(yè)有自己特點:制造業(yè)多、中小企業(yè)扎堆。內訓能“量身裁衣”:
按需定制:比如咱機械廠需要設備維護培訓,直接讓機構來車間“把脈”。
費用更靈活:大班課動輒上萬?內訓能按人數(shù)和課時砍價,中小廠也扛得住。
效果看得見:培訓完直接考核,誰學沒學會,當場見分曉!
三、挑內訓機構,記住這“三招兒”
第一招:查“家底兒”
瞅瞅機構膠南的案例:服務過海爾、海信這種大廠沒?要是連咱本地企業(yè)都沒服務過,直接Pass!
師資得是“膠南通”:老師要是連咱黃島的港口物流都不懂,講管理能接地氣?
第二招:比“套餐”
別光比價格!得看課時、內容和售后。比如A機構5000塊10課時,B機構6000塊但含3次回訪,算下來B更劃算!
要“試吃”體驗:先讓老師來上節(jié)公開課,員工反響好再簽合同。
第三招:簽合同得“摳細節(jié)”
考核標準寫清楚:培訓完員工技能提升率低于80%咋整?必須寫到合同里!
售后別含糊:課程有問題能不能隨時調?老師不滿意能不能換?都得白紙黑字!
四、膠南內訓機構“紅黑榜”參考(僅舉例,具體得自己考察)
紅榜特點:
某機構:專注制造業(yè)內訓10年,老師全是咱青島國企出來的“老法師”。
另一家:提供“培訓+認證”一條龍,員工學完還能拿行業(yè)證書。
黑榜警示:
某機構:課程全是從網(wǎng)上扒的PPT,老師照著念,員工直呼“困得慌”!
另一家:收完錢就“變臉”,售后找不到人,老板直罵“太坑了!”
五、實戰(zhàn)案例:咱廠咋選內訓機構的?
去年咱廠想提升生產效率,走了彎路:
先被低價吸引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老師連咱注塑機型號都搞不懂;
后來換了一家,老師帶著咱車間主任蹲三天流水線,總結出12條改進方案;
培訓完當月,廢品率降了15%,員工還拿了獎金,現(xiàn)逢人就說“這培訓真值!”
轉載:http://m.xvaqeci.cn/zixun_detail/526582.html